除了身體疲勞,醫生的疲勞還體現在精神疲勞上。醫患矛盾緊張,患者不信任醫生,給醫生帶來很大的心理沖擊和心理傷害。紀錄片一開始,朱良夫就對著鏡頭無奈、失落、不解地說:“曾經有一位老太太,她是一位老人的家人。阿姨說我想把你撕成碎片,我殺了他的父親。我和病房裏的那位老人關系很好,他長得也很親切,我不希望發生高灌注(腦高灌注綜合征)。但是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醫生,老太太說,‘我最近有高血壓,請再給我看一遍’,但這並不能阻止她抱怨你。

無國界醫生於1983年開始在南蘇丹展開醫療人道救援工作,現時在當地的醫院和診所開展初級和二級醫療護理、為流離失所者和偏遠地區提供外展活動、應對緊急救援和疫情,並提供疫苗接種,預防疫症爆發。這就是為什麼紀錄片顯示,在緊急手術之前,朱良夫首先用手機記錄了與患者家屬的對話,以確保他們意識到手術可能存在的風險。《柳葉刀》主編理查德·霍頓(Richard Horton)曾表示,他每個月都會收到數百封來自中國醫生的電子郵件,其中提到最多的是緊張的醫患關系。“我確信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,但沒有哪個國家的醫生像中國醫生那樣擔心.”

走到天災人禍的最前線,全職投入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。很難想象,即使醫生工作這麼辛苦,也要擔心自己的安全。但這真的發生了。很多患者不理解醫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醫生太“無動於衷”。這裏的家屬為病人著急,但醫生卻“不管自己的事”,顯得“敷衍了事”、冷血冷血。或者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問這個問題:醫生是不是應該和每個病人做朋友,為他們焦慮的事情感到焦慮,為他們悲傷的事情感到難過?

無國界醫生的首要目標是以最短時間到達受影響地區,使我們可以展開救援行動。在以前的宣傳中,我們似乎一直在倡導醫生與每一位患者做朋友,給他們想要的一切。但在實踐中,這是不可能的,我們要知道,我國每天看病人數都在2000多萬人次,每個醫生每天都要面對太多的病人。醫生再仁慈、再有同情心,他的情感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無法照顧到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的所有情緒。我們不能用聖人和超人的標准去問醫生。

相關文章:

在你做手術之前,你要找一個好的主刀醫生

醫療行業有哪些優勢和劣勢?

了解中國醫生,了解中國患者

作為一名醫生,根本沒有時間享受生活

醫院的綠色通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xcc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